•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會計系校友談畢業後心得

2005-05-31
閱讀:

會計系校友談畢業後心得

------編者:5月29日會計系十周年慶典活動中,有近百位校友返校參加慶典,溝通事務組采訪了幾位校友,請他們談了會計學習及參加工作後的收獲及體會,有的校友還談到了對會計學科及會計系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摘錄部分訪談内容,以飨讀者。

曹偉(1990級研究生):學校裡學的課程沒有什麼是絕對沒有用的

我現在所做的工作是與企業風險融資相關的,在這個過程中我要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要通過企業的報表看出一些問題。這就非常需要會計學的知識,當然還會涉及到營銷、企業管理等知識。記得在學校裡,我們還上了一些法律的課,比如公司法,這也為我走向社會後更好的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以前對社會了解比較少,學東西還會帶着一些功利心,覺得這種東西沒用就不會太用心的去學,但現在看起來,學校裡學的課程沒有什麼是絕對沒有用的,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碰到并且用上。

丘昱芳(1996級本科生,現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會計辦公室工作):希望加強既通曉國内準則又熟悉國際準則的人才培養

本科時我學的是CCA的課程,它主要是培養專業會計師。畢業後先到了一個會計師事務所,馬上就學以緻用。然後有機會應聘到中國證監會,工作性質由實務轉向了理論研究,本科時所學的會計學原理就派上了用場。

建議理論學習和實踐應該更緊密的結合;目前既通曉國内準則又熟悉國際準則的人才很少,希望學院會計系在這方面的人才培養上能有所加強。

陳冬(1994級研究生,現在中國人壽資産管理公司工作):我慶幸自己在清華受到了很好的訓練。

我畢業後先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工作,三年後到銀河證券做研究,後來又到人壽資産管理公司,從事證券投資,現在工作中所做的基本面分析要求會計和财務方面的功底很紮實,我慶幸自己在清華受到了很好的訓練。

我們1994年剛入學時,中國的會計學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課程設置、教材很多方面都在摸索嘗試,既然是探索就總有不完美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又是開先河的一代,也因此受益良多。

這十年清華經管學院的會計系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就業情況很好,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完整的教育體系。但還遠遠不夠,要想發展成為國内占主導地位的領先學科,必須在學術研究,學科建設方面高瞻遠矚,教學與研究兩個驅動不能偏廢,要培養好的人才,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如果堅持這樣做的話,下個十年我相信我們有望成為國際國内一流的會計系。

倪凡(1995級研究生,現任易凱資本投資公司 高級董事):要盡可能的把學生暴露在一個國際化的環境裡

我畢業以後做了一年會計系的教師,後來到創業管理投資公司工作,又到聯想,剛剛到了這個投資公司,主要是幫助國内企業在海外做私募投資,海外跨國公司在海外做并購,國内合資等等。

在清華會計系所學的知識我是充分的用在了實際工作中,我做的第一份工作是财務分析,建立财務模型,财務、會計的知識不僅可以直接了當的用,而且應用還很廣泛。

個人感覺會計系是一個講規矩的學科,有一些科學的味道,可能在工作中我們會有些鑽牛角尖。

建議:第一要盡可能使自己的視野國際化,要盡可能的把學生暴露在一個國際化的環境裡,不論是學術界還是企業界。

第二管理學是一個很好的基礎,要重視管理素養的培養。學生畢業出去或者做投資者或者做CEO\CFO等等,一方面要有過硬的專業素養,另外還要有一定的管理水平,這樣不至于事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陷入瓶頸。

第三會計系的發展還是靠學術水平,而校友是可以提升影響力的,必竟學校不是生意,我覺得隻要做好學術什麼都會自然而然的擁有。

顧斌(1995級研究生,現任中國工商銀行 信貸管理部處長):給人的印象是通過做事做出來的, 做得多了,清華學生跟别人的不一樣就出來了。

會計專業在銀行的應用是最廣泛的,會計就象支柱一樣,不管到哪個單位,哪個部門,在計量,經濟活動或者财務活動中都可以應用到。

我搞風險管理,财務報表分析,學沒學過會計是很不一樣的,學過會計的人看了企業的财務報告才能有感悟,可以說會計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手段。

自我感覺清華學生“行勝于言“的特點很突出,畢業時我們與别的學校的同學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一開始時你的工作能力可能是通過你的語言表達通過某種溝通體現出來的,但是兩年以後,清華的特色就會顯出來,因為你給人的印象是通過做事做出來的,同樣一個項目分析報告,同樣一個制度分析,你做到家了,做的比别人更深入更全面,你這樣做了很多份,你在研究上所受的訓練就能體現出來,這樣你跟别人的不一樣就看出來了。

清華的會計系是一個比較新的系,到現在也取得了比較快的發展。但我覺得應該重視的一點是會計的職業操守,前院長朱镕基講過一句話叫“不做假賬”,會計是由不得你自由發揮的,尤其目前社會經濟發展很快,誘惑很多、幹擾很多,所以對于會計系學生的職業操守要求就更高,學校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教育,讓我們的學生參加工作後既要把專業幹好,同時也要把很好的職業操守帶出去。

王永勝(1998級研究生,國研網,運營總監):有了會計的基礎,在公司決策中就會略勝一籌

我本科是在清華讀的機械系,畢業後工作過三年,做管理工作,之所以選擇經管學院讀研究生,是想在實際工作中補充一些管理知識,因為我是工科出身,工作中意識到完全靠小聰明,頭腦風暴是不行的。之所以讀會計是覺得具有财務基礎對企業管理很有幫助。

會計學的知識非常有用,在企業運營中,一個新項目值不值得做,付出多少,得到多少,風險在哪裡,有了會計的基礎,在這些問題的判斷上就會表現的更加敏感,把握的更準确,在公司發展中就會略勝一籌,尤其是在決策時,你會比沒有這個基礎的人更占優勢,對公司非常有幫助。

建議:清華的會計系在國内較新,但發展較快,在國内可以說會計系已經走到了前面。

要說建議的話,第一,應該更加重視學術建設,教師隊伍的力量還要加強。 第二,在人才培養上,除了理論教學,要給學生多創造接觸企業的機會,加強實際應用的本領,如果有可能,通過實習多參與一些企業的決策。這樣走向工作崗位後能很快的發揮長處,

吳子雲(1997級會計系本科生 2001級研究生,現在财政部工作):單位領導說“你走出來就是跟别人不一樣”

本科時的基礎打的非常好,學了很多知識,研究生最大的收獲是搭建了知識框架,這樣的課程設置很好。

會計真得是一門語言,沒有它你就走不動,因為有了它我在工作中輕松很多。除了會計,經濟管理其它核心的知識,在六年的學習中都給我了,而且跟會計的比例很恰當,讓我工作得心應手。

我們領導評價我:第一你有知識基礎,第二你有正确的思考方式。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如何做人處事上在學校也學到很多道理,這樣我就具備了起碼的兩點,第一業務過硬,第二做人也很正。單位領導說“你走出來就是跟别人不一樣”

如果說建議的話,我想能否在本科生一年級時除了在教書的同時,再加強育人,大學一年級對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是很關鍵的,這時候幫助同學形成正确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今後很有幫助。第二,研究生與本科生所學的知識重複很多,如果能再更新一些會更好。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