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
――清華經管學院班主任工作見成效
作為大學生班集體的負責人,班主任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華經管學院按照學校班主任管理條例,給各個班級配好配足班主任,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均為一線教師,大部分班主任都具有博士、碩士學曆,黨員占到了80%。目前,學院共有19位在職教師擔任此項工作。每位班主任至少連續工作兩年。
在學院和學生之間發揮紐帶作用
為了提高班主任組織管理能力和政治理論素養,學院每個月都會召開一次班主任例會。會議由主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主持,主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及所有班主任、教學辦主任參加。會上主要聽取各班主任的工作彙報,通過他們了解班級動向、學生需求。并且交流學生心理健康以及個人發展指導等方面的經驗,提高班主任隊伍的實際工作能力。
與輔導員的分工不同,班主任主抓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幫助班集體維護積極向上的學風和健康和諧的班風,“更重要的是班主任在學院和同學之間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主管教學工作的仝允桓副院長說“一方面學院通過班主任老師了解同學們的思想、學習狀況,通過班主任解答大學生普遍關心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确保課堂教學的正确導向,及時發現和解決同學們面臨的學業、就業、職業發展規劃等方面的問題”。
“另一方面,班主任能夠主動深入到學生中間,了解他們的憂愁、煩悶和苦惱,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同學們也能夠通過班主任了解學院重要動态”。比如,有些學生想了解分專業的情況,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工作去向,就可以依靠班主任的優勢,及時獲取這些重要信息,幫助他們做好專業選擇。2004年清華經管學院“優秀班主任”趙冬青老師說,“很多班主任都會為同學們提供個人發展的建議,提醒同學們要注重綜合素質的發展,注重道德品質修養”。
貼近學生 細緻溝通
現代大學生思維活躍、個性鮮明。新時期的大學生管理,就需要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為了貼近學生,學院要求班主任每個學期必須和所有同學單獨交流一次,了解學生學習生活上的困難。新生一入學班主任會上門了解新生家庭情況,經濟條件是否有困難,是否需要申請助學金等等,并及時反應給學院。日常哪位同學生病、受傷,班主任老師都會親自探望。
為了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院還要求班主任每學期都要聽課,了解同學們對課程的意見,反饋給任課老師。同學個人學習上的困難,班主任也會積極找任課老師和班委協助解決。2004年學院本科大平台招生首次錄取了30位文科考生,這些文科生在數學學習上遇到了一些困難,擔任04級級組長的陳伯成老師發現了這個問題,及時與學院領導老師溝通。在他的協調下,學院主管教學的領導和部門專門組織相關教師開展“文科生數學答疑”活動,幫助這些同學快速彌補數學學習上的不足,跟上教學進度。學期結束後各班主任還會通過教學辦了解班裡同學的成績,做到胸中有數,及時幫助成績差的學生,盡量不讓一名學生掉隊。
融入學生 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老師會經常利用節假日和同學們相處在一起,并參加班級各種活動,以融入學生圈子,增近師生感情。交流方式也逐漸多樣化,不僅是單獨交談,針對一些性格比較内向的同學,班主任老師會加大溝通次數和力度,并使用電子郵件和手機短信等同學們喜歡的方式與他們保持溝通。班主任對同學們的關心和愛護,學生會以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老師的善意和真誠,就會對老師産生親近感,消除畏懼感,敞開心扉。
今年寒假期間,趙冬青老師為了保持和同學的聯絡,給大多數同學發了電子郵件,對于上網不方便的同學們還寫了信,有一位香港的同學還給趙冬青老師回了信。除了直接交流,班主任非常重視和輔導員、班委的溝通,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班裡的各種問題。
“班主任工作可能都是一些小事,但正是這些小事使班主任和同學建立了很好的交流關系,有了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礎,當同學碰到一些大的困難和想不開的事情的時候,班主任的價值和作用就能真正體現出來”,趙冬青老師說“剛開始班主任工作占用的時間比較多,因為要和大家熟悉起來,有時候談話就需要一兩個小時。之後,就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如中午、晚上或者周末,所以工作時間不會占用很多”。今年元宵節同學們搞班級活動,趙冬青老師就是先回家和家人團圓,又趕回學校參加班級活動,“和同學們在一起,取決于班主任對于工作的投入程度,如果你很想跟同學們交流,那麼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學院為了解和評價班主任的工作情況,還設計了班主任調查問卷,每學期結束後向所有學生發放,反饋後進行數據分析,問卷涉及面廣,可較好地反映出班主任的工作業績、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法是否得到學生的認可等問題。學院也以此為依據對表現優秀的班主任進行表彰獎勵,每年在院内設立優秀班主任獎。(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