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薛健:以3個“I”标準培養有未來影響力的博士生——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新聞網刊登薛健教授文章

2017-12-11
閱讀:

以3個“I”标準培養有未來影響力的博士生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會計系副教授 薛健

本文2017年12月11日刊登于清華新聞網

2017年12月5日,邱勇校長在《光明日報》上發表題為《一流博士生教育體現一流大學人才培養的高度》的文章。這一文章全面闡述了博士生教育的原則和體系。我作為曾經的博士生和現在每天與博士生摸爬滾打的青年導師,試從“重要的(Important),創新的(Innovative),有影響力的(Influential)”、即3“I”,這一實用的考察标準和引導方向入手,探讨如何将學術精神的培養、獨創性和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深入貫徹到每天的博士生培養工作中。

微信圖片_20171213145852_meitu_1.jpg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會計系副教授薛健

重要的(Important),是指鼓勵博士生關注思考其專業領域的重要問題、難點問題,要克服功利心,做有擔當的、有實實在在社會價值的研究。學術研究中的功利心,或表現為一味追求論文發表數量,或表現為迎合社會熱點博取眼球。然而真正創造價值的研究往往需要更多的努力、更長的時間,因此也更難。這就要求我們的博士生坐得住冷闆凳,堅持正确的方向而不為短期的個人得失所驅使。要想博士生們做到這點,也更需要導師們率先士卒、遠離功利、做好同學們的标杆。正如邱校長所講,學術精神的培養是博士生教育的根本。将勇于迎難而上、追求真理的基本态度,作為一項考察标準,貫徹到博士生培養的始終,對他們的學術生涯将大有裨益。

創新的(Innovative),即鼓勵獨創性的思考和研究,也就是邱校長講的博士生最重要的素質。在培養博士生的過程中,導師要幫助他們養成批判性思維的“複盤”習慣,例如在論文研讀、小組讨論、聽學術報告等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創新思考,實現與學術泰鬥們在精神上的交流與交鋒;開展研究工作時,鼓勵他們面對新的情況、新的挑戰時,敢于突破前人,提出更符合時代的理論假說,做出屬于這個時代的新貢獻。對突破和創新的追求,正契合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曆程,即充滿自信的走自己的道路。中國獨一無二的經濟路徑和偉大成就,客觀上就要求我們這些學者去博采衆長、勇于超越、形成中國自己的學派,在全球化的競争中開拓一番天地。

有影響力的(Influential),指考察學術研究對于現實社會的影響力。我們培養的博士生,不能滿足于長篇累牍卻隻能束之高閣的低效産出,而要把學術影響力和社會貢獻作為衡量自身價值的基本标準。我們要幫博士生們營造的學習氛圍,不應該是比誰畢業的快或者誰的工作找的好,而是比誰敢于攻堅克難,誰為所在領域創造的價值更多。在這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青年學者,日後也必将具備越來越大的社會影響力,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

通過明确3個“I”的标準,将學術精神的培養、獨創性和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切實落實到每天的工作當中,我們必将培養出越來越多有擔當、有影響力、通過不斷創造社會價值而實現自我價值的一流博士生。(供稿:溝通辦通訊員:張曉雪責編:時曼琳新聞來源:清華新聞網)

【原文鍊接】

清華新聞網:薛健:以3個“I”标準培養有未來影響力的博士生

Baidu
sogou